開箱片!全台唯一「無人車駕訓班」 想上路先擊敗三寶亂入
為了發展本土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,經濟部在2019年推出「無人載具沙盒計畫」,迄今共推出11個專案,分別在北中南展開測試,其中,位在台南的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(Taiwan CAR Lab),號稱是台灣自動駕駛的搖籃。《東森新媒體ETtoday》此次也前往實驗室,直擊「無人車駕訓班」如何作為本土自駕技術邁向國際的跳板。
文青、古都、美食,這是台南過去給外界的印象,但一場顛覆台灣汽車產業的革命,卻默默在這裡進行。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在2019年2月25日正式成立,地點就選在台南高鐵站旁的沙崙特區,這裡過去是建設相對不成熟的區域,近年則因為都市發展計畫而轉型。
.embed-container { position: relative; padding-bottom: 56.25%; height: 0; overflow: hidden; max-width: 100%; } .embed-container iframe, .embed-container object, .embed-container embed { position: absolute; top: 0; left: 0; width: 100%; height: 100%; }
▲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融入台灣的街景。(圖/記者張克銘攝)
▲實驗室內模擬台灣常見的「機車臨停白線」的狀況。(圖/記者林緯平攝)
採訪當天,我們搭乘高鐵南下,抵達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前,可以在周邊看到科技部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、綠能科技示範場域等。可以說,這片過去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,如今正因為新科技進駐,一步步成為台灣與世界接軌的橋樑。
一進到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,記者立刻被眼前那片佔地兩公頃的測試場域吸引,和傳統的駕訓班不同,這裡因為測試的是無人車在道路上實際應用,因此場域設計完全就是台灣街道的縮影,從路旁擺放的摩托車,隨處可見的招牌,甚至連檳榔攤特有的七彩霓虹燈都有,更不用說,平交道、圓環的路況的模擬,讓這個測試場域瀰漫濃濃的「台味」。
▲▼實驗室裡的隧道堪稱一個「魔術空間」,可以模擬下雨、起大霧等交通情境。(圖/記者張克銘攝)
更特別的是,測試實驗室裡更有一個「魔術空間」,不僅可以模擬車輛進入隧道的狀況,還可以製造出起霧、暴雨的天候情境,也能模擬面對來車的逆光、或是進入全黑環境等常見路況。這樣的設備讓無人車能於更貼近「真實環境」情況下測試,同時讓廠商能在特殊情境下的問題,進行針對性修正。
截至2021年底為止,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已經完成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(SAE)Level 3自駕程度以上的自駕車測試,累計20部車,508個車次的測試任務。而外界認為,台灣駕駛人的用路習慣,對於無人車的正式使用是一大挑戰,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副主任張龍耀並不否認,但他認為,這反而是一個契機。
▲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副主任張龍耀並不否認。(圖/記者張克銘攝)
他以台灣最特別的交通情境,像是汽機車混流、夜市裡的人車混流為例,這樣的交通情境,在歐美地區,甚至東北亞地區都不常見,「所以當各大車廠未來要將自駕車技術帶進東南亞,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測試場域。」
張龍耀指出,測試場域結合臺灣特有的交通特性,還能與現有國際智慧交通相關法規、及常見交通意外樣態進一步結合,也就說,在台灣特有的「人車混流」情境下,依然能以符合國際智駕法規的方式測試自駕車。
▲台灣的交通情境與東南亞國家類似,成為國際發展無人車的重要參考指標。(圖/記者湯興漢攝)
只不過,不少業內人士認為,台灣要全方位發展自駕車難度很高,主要原因就是製造汽車的能力較弱。對此,張龍耀表示,雖然目前台灣量產自駕車的能力較薄弱,但發展相關零組件、智慧駕駛輔助系統都是相當成功,因此智駕測試實驗室就像是業者的灘頭堡,「當他們帶著產品來測試,台灣的自駕車零組件、自駕車輔助系統可以成為國際車廠自駕車商的跳板。」
隨著台北市、桃園市等都會區都測試無人巴士,是否代表正式投入使用的腳步近了?張龍耀則提到,台灣要的不單是製造出一台自駕巴士就好,還需要搭配相對應的智慧路網、車聯網、資安團隊共同來推動,「相信在未來3至5年就可以看到自駕巴士的正式上路。」
資料來源:ETtoday新聞雲